本文共 162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本文讲的是“层云”架构有望打破云计算瓶颈,【IT168 资讯】目前,的应用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服务商面向企业级用户提供的外部云服务,另一种是大型企业在自身内部建设的内部云。虽然这两种云计算有着本质的区别,但是它们之间的确拥有很多共性。它们在部署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,“层云”架构的出现有望消除这些障碍。“云计算”的概念是把所有的服务集中在上层云端,如果想要实现这个目标,就必须在上层建立起一个非常完备的,用以承载若干的应用服务平台。如此一来,这个上层云计算必须非常稳定,因为一旦这个上层云计算服务中心发生故障,很有可能造成所有的云计算服务发生中断。
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稳定,我们在进行数据中心网络建设的时候,通常会在层与层之间设置两个甚至多个交换路由节点,一方面能提升网络的传输性能,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单点故障。这种网络结构在目前阶段是合理的,也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。但是,在云计算这一概念落实之后,这种网络结构就难以胜任了。
在数据中心部署云计算之后,传统的网络结构有可能使网络延时问题成为一大瓶颈。这种情况在目前造成的网络延时现象还不是很明显,因为目前的数据中心上所运行的业务服务还不是很多。可是,在云计算实施起来之后,一个数据中心可能运行着30种、40种甚至更多的业务服务,这个时候,如果每个数据包都要经过若干次的拆解、打包过程的话,就很容易造成网络的堵塞,形成网络延时。
由于云计算必须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,当用户的种类增多时,相关的服务类型也必然随之增多,这个时候,为了节约计算资源,数据中心必然要用到虚拟化技术。虚拟化技术整合了计算资源,但是,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。例如,我们知道虚拟是可以在物理上动态迁移的,这时的网络与以往的网络不同,因为虚拟服务器会在若干个物理服务器之间进行跳转。在以前的网络中,我们可能在若干台Web服务器上层建立了器,可是现在,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应用,器所控制的机器有可能有时是Web服务器,有时是FTP服务器,网络容易因为虚拟化技术而变得混乱。“层云”的到来有望打破阻碍云计算发展的这些瓶颈。“层云”是由Juniper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网络结构。简单地说,“层云”就是把网络中的各个交换层次打乱,在每一个计算节点都建立最直接的一对一通路,两个交换节点之间直接连接,并不通过第三个节点,所有的交换节点都处在同一层面上,不同的应用在这些交换节点被软件划分出自己的路线。显然,“层云”是要把所有的交换路由节点看成一个统一的超级交换中心,整个网络就可以被简单地划分成为一个整合核心层,只要有一个接入接口,这个整合核心层就可以接入其他网络。
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,首先它加大了整个网络的稳定性,因为所有的节点都实现了一对一的直接连接,所以“层云”构建了一个“全冗余网络”。这样一来,无论数据包是从哪里出发,要到哪里去,只需要经过两次拆解、打包的过程,就可使得网络延时大大降低。同时,无论虚拟机如何在物理服务器上迁移,都无需顾及网络中发生了什么变化,因为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实现了一对一的直接连接,无论虚拟机运行在哪台物理服务器上,对于这个交换中心来说没有什么区别。
虽然“层云”在理论上能打破云计算部署的很多技术瓶颈,但是毕竟“层云”还处于研发阶段,它是否能成为现实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。可能有人会说:“云计算到底能否在国内顺利落地并且普及还说不好呢,我们就来考虑‘层云’,这是不是有点太早了?”其实,“层云”概念的提出并不超前,因为“层云”所解决的问题并不只是云计算自身的问题,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,“层云”所要解决的问题必然会暴露出来,与其等到那个时候再去想办法,倒不如未雨绸缪,让我们一起关注“层云”的发展动向。
转载地址:http://wmuhl.baihongyu.com/